大廠[南京市大廠區(已撤銷)]

大廠[南京市大廠區(已撤銷)]

大廠區位於南京市主城北部、長江以北,南臨浦口,北接六合,為南京原下轄的四個郊區之一,全區下轄5個街道,總面積82.98平方公里,2001年末常住總人口18.6萬人。 大廠古稱"卸甲甸",相傳為西楚霸王項羽卸甲之地。大廠區源於解放初的南京第十二區,因境內有近代愛國實業家范旭東先生在此興建的中國最早的化工基地、遠東第一大廠——永利錏廠而得名。如今大廠地區又稱南京化學工業園區。 2002年4月,國務院、江蘇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大廠區和六合縣,設立新六合區。

歷史沿革

1949年4月23日南京市解放,定為直轄市,下設第十二區(是後來的南京市大廠區)。

1953年撤銷南京市第十二區,設立大廠鎮。(1953年補)

1958年撤銷南京市大廠鎮,併入浦口區(南京市人民委員會1958年報告備案)

1980年設立南京市大廠區。(江蘇省人民政府1980年4月26日批准)

2002年4月撤銷南京市大廠區和六合縣,設立南京市六合區。大廠又稱“沿江工業開發區”。(國務院批准) 與南京化學工業園區相鄰。

2012年6月2日,南京市委下文(寧委〔2012〕179號)撤銷南京沿江工業開發區,同時撤銷中共南京市委南京沿江工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南京沿江工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將沿江工業開發區整建制與南京化學工業園區整合。

2017年5月18日,南京江北新區召開“江北新區機構調整組建宣布大會”。江北新區區劃、機構設定發生重大調整。高新區和化工園區黨工委、管委會整建制併入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新區、化工園區原託管的5個街道(浦口區的沿江街道、泰山街道、盤城街道和六合區的大廠街道、長蘆街道)和頂山街道、葛塘街道,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統一託管。頂山、泰山、沿江、盤城、大廠、長蘆、葛塘7個街道,屬於2002年江北區縣合併之前的老浦口區和老大廠區。

地理位置

大廠區位於南京市主城北部,東濱長江,南臨浦口,北接六合,總面積83.5平方公里,2001年末常住總人口18.6萬人。

行政區劃

大廠區下轄卸甲甸、西廠門、山潘、葛塘、長蘆5個街道。

交通運輸

大廠區東有長江黃金水道,萬噸泊位的碼頭13座;西有寧連、寧通兩條一級公路穿區而過;兩條鐵路專線和滬寧、津浦鐵路相接;南京長江二橋和寧啟鐵路在這裡交匯;高標準的江北大道、雍六高速使這裡交通更加便捷。水、電信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備,境內有水廠5座、電廠2家。

經濟發展

2000年後,大廠將穩定農業,大力發展工業,著力加強第三產業,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初步建成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工業衛星城,基本實現現代化。

未來大廠地區的居住中心將集中在葛關路以南地區,南京捷運S8號線一期已經投入運營,在大廠設有3個站台,沿途設立卸甲甸站、大廠站及葛塘站。此外,根據規劃,大廠園東西路與浦六路輔道處將安排南京葛塘客運站,主要服務大廠地區,面積約2500平方米。

規劃在葛關路以北、浦六路以西設定公交總站一處,在曉山西路及園東西路安排公交始末站兩處,在浦六路與其輔道間設定兩處停車場,在南部居住區內結合高壓走廊防護綠帶設定一處停車場,在葛關路南側結合地區混合用地設定地下一處停車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